琴子 [阮咸] 小阮 (Xiaoruan) 的定弦和指板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LINE Skype EverNote GMail Yahoo Email

說明

本文說明小阮 (xiaoruan) 的定弦 (tuning) 和指板 (fretboard),為日後演奏小阮音階 (scale) 及和弦 (chord) 打下基礎。

阮咸在清朝時形制退化。現代阮咸是參考遺留下來的文物、以十二平均律 (equal temperament) 改良重製的。小阮由於體積較小,部分阮琴僅設 19 品,而非 24 品。

當代國樂團不使用小阮,所以巿面上能買到的小阮很少。阮咸學習者通常是先學中阮,再把小阮當成中阮的移調樂器來演奏。

注意事項

直接演奏指板上的每個音符不是學習音階的正確方式。本文僅供資料查詢。

定弦 (Tuning)

小阮的標準定弦是 D3A3D4A4 (DADA)。剛好比大阮高一個八度。所以在同調性下,小阮和大阮的指法是相同的。

除了前述標準定弦,巿面上也有販賣 C3G3D4A4 (CGDA) 定弦的小阮琴弦。雖然使用非標準定弦不適合彈奏正規阮咸樂曲,但這個定弦剛好是中提琴 (viola) 和曼陀拉 (mandola) 的定弦,所以可以拿來玩一些西洋樂曲或流行樂曲的東西。

吉他、琵琶有改變定弦的演奏方式,阮咸則不使用這種手法。

音域 (Pitch Range)

在五線譜上表示小阮的定弦和音域如下:

在五線譜上表示小阮的定弦和音域

在鋼琴鍵盤上將小弦的定弦和音域視覺化如下:

在鋼琴鍵盤上將小阮的定弦和音域視覺化

由此可觀察出,小阮的音域超過三個八度。此外,小阮的音域剛好是流行樂曲的常用音域,不需移調即可演奏。

指板 (Fretboard)

其指板的示意圖如下:

小阮指板

第 12 品 (含) 之前的品位在琴頸上。第 13 品 (含) 之後的品位在音箱上。理論上小阮的品位可到第 24 品,剛好是兩個八度。但在第 12 品後的品位間距窄且弦張力大,甚少使用。此外,部分小阮僅有 19 品。

有些小阮在指板上完全沒有定位點,這樣的中阮在第二把位後按音不易。常見的作法是自行在第 5、7、10、12、17、19 品黏上小貼紙充當定位點。貼紙黏貼的位置在指板中央和指板左側。

選擇這幾個品位為定位點的理由如下:

  • 第二把位從第五品 (5) 或第七品 (7) 開始
  • 第三把位從第十品 (10) 或第十二品 (12) 開始
  • 第十二品 (12) 剛好是八度音所在的位置
  • 第四把位從第十七品 (17) 或第十九品 (19) 開始

音程 (Interval)

我們已經在先前的文章討論過阮咸指板音程的問題。此處不重覆。

如何推算各個調性的音階

如同大部分的彈撥樂器,小阮每隔一品 (fret),相差半音 (semitone)。每往下一品,升高半音。每往下兩品,升高全音 (whole tone)。知道小阮的定弦後,就可以用音程關係推算特定音階 (scale) 的指法。

除了最常見的大調音階,日後要演奏其他音階,也是用相同的原理推算。

關於作者

琴子為資訊碩士與音樂愛好者,音樂學習始於大學國樂社,曾彈奏古箏、中阮,偶爾參與中國打擊樂演出。出社會後持續接觸多種樂器,包含中阮、吉他、烏克麗麗與鋼琴。

除了對音樂的持續探索,琴子喜歡黑咖啡與日本料理,會簡單的日文,興趣包含閱讀與自助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