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只是我個人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紀錄與反思。
網路很方便,但無法取代實際的音樂學習。若時間與預算允許,仍建議跟老師學習,會走得更穩、更少繞遠路。
如果本文內容有任何錯誤,請優先參考你自己的音樂老師的建議。
本站沒有販售或代理文中或贊助連結中提到的任何產品、樂器或器材。
本文僅為個人學習經驗紀錄,非正式教學建議。
說明
柳琴 (liuqin) 和阮 (ruan) 都是使用撥片 (plectrum) 來演奏的彈撥樂器。
原本阮有手指彈奏 (fingering) 和撥片彈奏 (picking) 兩種方式,但阮弦的張力較大,比較適合撥片彈奏,這種方式就成為目前的主流。本文介紹阮在演奏時的基本模式,也適用於柳琴。
阮的所有彈挑模式,都是從以下兩個動作衍生出來的:
- 彈 (forward picking):撥片向下撥弦
- 挑 (backward picking):撥片向上撥弦
輪音 (tremolo) 基本上就是比較綿密的彈挑。練好這一組動作可為日後練習輪音打下基礎。
大於四分音符
由於阮的聲音是點狀的,在演奏大於四分音符的音符時,多使用輪音,以免聲音過於空洞。若未使用輪音,可以適度加上揉弦,在音高不改變的前提下,讓聲音有韻味,長音才不會過於單調。
四分音符
演奏四分音符時,使用彈。如以下實例:

除了使用彈,可視樂曲需求使用短輪。慢速的四分音符可適度加上揉弦,讓聲音更豐富。
八分音符
演奏八分音符時,平均地使用彈挑。如以下實例:

在樂曲速度較慢或要強調樂句時,也可以全部用彈。如以下實例:

十六分音符
演奏十六分音符時,平均地使用彈挑。如以下實例:

後十六分音符
演奏後十六分音符時,使用彈-彈挑的模式。如以下實例:

前十六分音符
演奏前十六分音符時,使用彈挑-彈的模式。如以下實例:

附點音符
演奏附點音符時,使用彈挑,但要注意節拍。如以下實例:

切分音
演奏切分音時,使用彈彈-挑。如以下實例:

三連音
演奏慢速的三連音時,使用彈。如以下實例:

演奏快速的三連音時,交替使用彈挑。如以下實例:

注意第二個三連音從挑開始,演奏時較易亂掉,需要花時間練習這種模式。
演奏時可以在三連音的第一個音稍加重音,節奏比較不會亂掉。
六連音
演奏六連音時,交替使用彈挑。如以下實例:

注意重音和彈挑間的關係。這種演奏模式需花時間練習。
注意事項
阮咸沒有空揮的概念,只有在非休止符出現時才會演奏。節奏則是要自行在心中默數。
本文所列的彈挑模式僅為通則,請依樂曲需求設計指法。如果在上才藝課時,請以音樂老師所指定的指法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