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網很方便,在網路上看資料無法取代真正的音樂養成教育。時間和經濟許可的話,仍建議找老師學習音樂,會少走許多彎路。
若本文內容有誤,請詢問你的音樂老師。
本網站未代理文章及贊助商連結中提及的樂器、器材及其他產品。
說明
本文對作曲進行一個入門級說明,給有興趣的樂友參考。
做為一種創作活動,作曲如同在時間上塗鴉,人人都可以參與。當然業餘玩家跟專業音樂人做出來的東西會差很多,但這不是無法作曲的藉口。
前置技能
學習至少一種樂器 (Instrument)
雖然可以用哼唱的,但未受過歌唱訓練的樂友,音準往往沒那麼準。學會一種樂器、利用樂器彈出正確的旋律,會很有幫助。
完全不會樂器的話,也可以用打譜軟體或數位音樂工作站製作聲音。然而,使用樂器比較直觀、容易進入作曲的心流狀態,所以還是學個樂器吧。
以作曲為目標的話,學習鍵盤樂器最方便。但對樂器有愛最重要,所以要用自己喜歡的樂器作曲。
學習樂理 (Music Theory)
完全不會樂理就直接作曲的話,會比較辛苦。因為每顆音符聽起來都是獨立的。要將這麼多音符拼湊起來相當困難。建議還是花點時間學習一下樂理,可以節省作曲的時間。
不需要學得很難,只要先做得出功能譜 (lead sheet),剩下的要素再根據自己做的樂譜逐一填上即可。
多聽音樂
不只是單純當聽眾,而是在聆聽的過程中分析音樂。想進行特定曲風作曲時,這樣的動作就很有用。
為了分析音樂的聆聽和平常放鬆聽音樂是不一樣的。不需要分析每一首聽到的曲子,這樣太累了,會把聽音樂的興致打壞。偶爾針對性地分析幾首曲子就可以了。
發出聲音
可透過哼唱或使用樂器發出聲音。
如果要選擇樂器的話,最好使用複音樂器,就是可以同時彈奏多個音符的樂器。只有單音的音樂是很單調的,使用複音樂器創作和聲比較方便。
常見的作曲樂器是鋼琴和吉他。不過,對樂器熟悉比較重要,不一定要用這兩種樂器。
撥子自己覺得鋼琴比較好用。鋼琴的音符排列是線性的、音域寬廣、同時彈奏旋律及和聲相當簡單。就算不會彈鋼琴,也可以用鋼琴作曲,只是輸入音符時比較沒有效率。
用吉他作曲就沒那麼容易。吉他的音符排列是非線性的、同時彈奏旋律及和聲要設計指法。但吉他彈得夠好的人照樣可以直接在吉他上面作曲。
記錄聲音
快速記錄作曲的想法
快速記錄作曲的方式不可以太複雜,以免靈感跑掉後無法恢復先前想到的旋律。這時候的重點是簡單易用,不求百分之百正確。
如果要快速記錄短旋律,使用手機裡的簡易錄音軟體是最快的,之後再到樂器上還原成音符即可。
若碰到不適合哼唱的場合,可以先用紙筆或雲端記事軟體簡略地記下樂譜,之後也是到樂器上還原出旋律。
打譜軟體
打譜是為了永久性記錄曲子的歌唱或演奏方式,日後其他樂友就可以根據該樂譜再現曲子。
剛開始學打譜的話,用 LilyPond 或 MuseScore 等免費軟體就夠了。覺得免費打譜軟體功能不夠再去買商業軟體來用。
數位音樂工作站
從敲下曲子的第一顆音符到整首曲子完成,都可以使用 DAW (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不過,也有只使用 DAW 進行後製的工作方式。
常見的 DAW 有 Ableton Live、Cubase、Studio One、Logic Pro、Pro Tools 等。這些 DAW 都有入門款,可以之後再升級,不用急著買最貴的版本。
巿面上也有免費的 DAW,但撥子覺得都不好用。我們在這篇文章有說過製作數位音樂的開銷,有興趣的樂友可以看一下。
選擇一個主題 (Theme)
不論是描繪心理狀態、日常生活、社會事件或其他任何主題都可以。選擇主題的目的是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比較容易想得出旋律。
剛開始作曲時,只憑主題往往無法直接做出心目中的音樂,多多少少會有一點落差。這是正常現象,多作曲即可改善。我們會在下一節討論這個議題。
決定曲子的風格 (Style)
除了發想旋律外,考慮曲子的風格也是很重要的。曲子的風格對曲子有多面向的影響,包括調性、和聲、節奏、配器等。
每首曲子都是獨特的,但初學作曲的樂友可能會很希望做出很像某首曲子或符合特定風格的曲子。這時候,目的性聆聽就會很有用,不論是自行讀譜或是看別人寫好的曲子風格分析都可以。
作曲時不能抄別人的旋律和歌詞來用,但使用相同的調性、和弦進行、配器則是可以的。曲風作曲本來就是刻意選用特定音樂要素做出來的。
選擇曲子的結構 (Form)
選擇曲子結構的目的是讓曲子有整體觀,比較容易聆聽。此外,曲子結構也會影響歌曲的長度。
以流行音樂來說,歌曲的段落如下:
- 主要段落
- verse (主歌):導引聆聽者進入歌曲的故事,情緒上較平穩
- chorus (副歌):全曲的高潮,讓聆聽者聽完後念念不忘
- 功能性段落
- intro (前奏):將聆聽者帶入聽歌的情緒
- bridge (間奏):副歌完後讓靜下心、整理情緒,也可以讓歌手休息
- outro (尾奏):將曲子結束的片段
流行歌曲至少會有 verse 和 chorus。一個例子像是 intro
-verse 1
-verse 2
-chorus
-bridge
-chorus
-outro
。
這裡的目的只是舉例,剛開始寫不出那麼長的曲子也無妨。
撰寫旋律 (Melody)
撰寫動機 (Motif)
作曲並不是一口氣從頭寫到尾,完全沒有重覆性的曲子反而無法理解。
相對來說,作曲是先寫出一個動機 (短旋律),接著在曲子中重覆這個動機。重覆動機時對其進行變奏但不破壞其架構。仔細聽曲子的話,會發現很多曲子都是用這種方法寫出來的。
每次重覆時,可以不修改直接重覆、小幅修改動機、平移動機、從動機取出部分要素重新組合等等。只要在音樂上是合理的,要怎麼改動機都可以。
撰寫其他段落 (Contrasting Section)
一首曲子可能需要不只一個動機,有可能要撰寫另一個動機或是一些過渡性樂句。
先前講的曲子架構在這裡就會發揮用途。先擬定好架構,就會知道要用到幾個動機、要寫多少功能性樂句。
旋律寫不出來怎麼辦
先寫和弦進行 (Chord Progression)
每個和弦會對應到一組音階,所以先寫和弦進行,再從和弦進行中挑出組合音來用,會比較簡單。
以常見和弦來說,大三和弦對應大調音階、小三和弦對應小調音階、屬七和弦對應 Mixolydian 音階。其他和弦也有相對應的音階 (出處)。
有些樂友不知道怎麼寫和弦進行。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幸好和弦進行沒有著作權,可以參 (抄) 考 (襲) 一些常見的和弦進行。
先寫節奏 (Groove)
另外一種做法是先寫節奏,再填音符。
當然不能直接把別人歌曲的整首樂句的節奏拿來用,而是從中選擇一些有特色的片段,然後自行排列組合一下。
先寫歌詞 (Lyric)
有些創作者會先寫歌詞,然後才繼續寫其他的要素。有時候這種方式會很有用,像是寫廣告歌、選舉歌等主題導向的曲子。
撥子自己寫的東西都是器樂曲,所以無法對此提供更多意見。
撰寫和聲 (Harmony)
寫完旋律後,就要為其加上和聲。
剛開始不用真的寫出伴奏,只要為每個小節加上相對應的和弦代號即可。這時候的目標並不是寫出伴奏,而是做出功能譜。
功能譜就像是曲子的骨架。有功能譜後,就算是初步完成作曲了。後續的作業比較偏向編曲而非作曲,可以不用急著完成。
撥子時常寫完旋律或做出功能譜後就先把曲子收起來,之後才根據曲子所帶來的感覺配器及編伴奏。這些作業不需要在同一天內完成。
配置樂器 (Instrumentation)
配器和編伴奏比較偏向編曲而非作曲,通常不需要一開始就決定這些要素,做完功能譜後才補完即可。
不過,也有一開始就要考量配器的情境。例如,為打擊樂作曲時,不太可能完全不考慮樂器特性、只寫曲子節奏。
結論
只要做出來的曲子是合理的,作曲沒有固定的先後次序。每位作曲者都會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的作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