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子 肉執事商業午餐小記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LINE Skype EverNote GMail Yahoo Email

這天,心情不是很美麗,所以跑去肉執事吃燒肉。一方面是想比平時吃好一點,一方面也想在烤肉的過程裡,享受一點 me time

肉執事不是燒肉餐廳裡最頂尖的,但它成功打破了「燒肉=聚餐」的公式,讓一個人吃燒肉變得像吃簡餐一樣簡單。特別的是,每家店都有客製的自動送餐車,細節上看得出品牌的用心。

電烤盤乾淨、油煙少,吃完商業午餐再回公司上班,也不會帶著濃厚的烤肉味。三種肉類我都試過:

  • 牛肉 多汁、合乎台灣人對燒肉的主流期待。
  • 豬肉 清香,搭泡菜最合拍。
  • 雞肉 出乎意料軟嫩,厚切卻不乾澀。

唯一可惜的是,醬菜沒有針對肉類去做搭配,固定就是韓式泡菜和醃蘿蔔。這或許是為了控制成本。我的小建議是:

  • 吃牛、豬 → 配泡菜,醃蘿蔔留作味覺調整。
  • 吃雞肉 → 建議反過來,先醃蘿蔔,最後再用泡菜收尾。

總體來說,肉執事的定位就是「偶爾想吃好一點,又不會太傷荷包」。如果挑商業午餐時段來,C/P 值更是高到讓人安心給過。

關於作者

琴子為資訊碩士與音樂愛好者,音樂學習始於大學國樂社,曾彈奏古箏、中阮,偶爾參與中國打擊樂演出。出社會後持續接觸多種樂器,包含中阮、吉他、烏克麗麗與鋼琴。

除了對音樂的持續探索,琴子喜歡黑咖啡與日本料理,會簡單的日文,興趣包含閱讀與自助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