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網很方便,在網路上看資料無法取代真正的音樂養成教育。時間和經濟許可的話,仍建議找老師學習音樂,會少走許多彎路。
若本文內容有誤,請詢問你的音樂老師。
本網站未代理文章及贊助商連結中提及的樂器、器材及其他產品。
說明
操作 DAW (數位音樂工作站) 或其他音樂軟體時,會使用 MIDI 輸入裝置增加操作效率。常見的 MIDI 輸入裝置會做成鍵盤 (keyboard) 的形式,也就是所謂的 MIDI 鍵盤。
注意事項
本文沒有要業配 MIDI 鍵盤,而是討論選擇 MIDI 鍵盤的注意事項。
系統相容性 (System Compatibility)
MIDI 鍵盤都會相容 Windows 和 macOS。macOS 在數位音樂已經是主流平台了,不太會有不支援的鍵盤。
有一部分會相容 iOS (iPhone、iPad),因為行動音樂工作站也是一種常見的創作工具,或者是音樂工作者的第二套工具。至於 Android 支援就相對少。這是因為目前 Android 在數位音樂比較弱勢。
GNU/Linux?請自行上網查系統相容表,慢走不送。
數位音樂工作站 (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由於 MIDI 是公開規格,基本的輸入都可以用。通常 MIDI 鍵盤會和主流 DAW 相容,不需設定即可直接使用。部分 MIDI 鍵盤會載明和特定 DAW (如 Ableton Live) 或虛擬樂器 (如 Komplete) 相容性最佳。
虛擬樂器 (Virtual Instrument)
MIDI 鍵盤本身無法發聲,需要搭配虛擬樂器。DAW 都會附一些虛擬樂器。也可以另外買虛擬樂器來用。
有固定音高的樂器都可以簡化成鍵盤,沒固定音高的樂器則化約成打擊墊。不過,其實用鍵盤彈奏打擊樂虛擬樂器也是可以的。用打擊墊是為了有更好的手感,不是必要的器材。
鍵數 (Note Number)
鍵數是選購 MIDI 鍵盤的主要考量之一。這項特性會影響便利性、可攜性、手感、價格。本節從音樂上來考量鍵數。
25 鍵
25 鍵鍵盤足以輸入節奏 (groove) 和簡單的和聲 (harmony),通常都是給完全沒在彈鋼琴或是有外出需求的樂友使用。
對於輸入旋律 (melody) 來說會有些吃力。這就像是在烏克麗麗上彈奏旋律,時不時要考慮移調。當然,MIDI 鍵盤有八度變換鈕,所以不用真的移調,但輸入體驗並不是那麼好。
37 鍵
37 鍵鍵盤足以輸入節奏、和聲和大部分流行歌曲的旋律。有很多樂器的音域在三個八度左右,這就像是在一些小型樂器上彈奏。
但難以同時輸入旋律和和聲。試圖用鋼琴的思維來輸入的話,很明顯琴鍵數過少。通常旋律、和聲、節奏是分開輸入的,就像在重奏時樂器間會分工合作。
對有外出需求的樂友來說,37 鍵鍵盤仍然是輕便的選擇。
49 鍵
49 鍵鍵盤雖然無法當成鋼琴用,但已經足以同時輸入旋律和和聲。大部分小型樂器都未達四個八度。古箏的音域剛好是四個八度,而古箏是可以雙手彈奏的樂器。
但 49 鍵鍵盤已經稍微有點重量了。要考慮一下自身需求。
61 鍵
61 鍵已經可以當成小型鋼琴來用,不需要頻繁變換八度。實際上,早期的鋼琴只有四到五個八度。
大部分的流行歌曲不會超過五個八度。但古典樂風格的曲子有可能會超過這個音域,所以要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來選擇。
61 鍵鍵盤已經算是有些重量了。真的很需要鋼琴手感但不想帶那麼重的 MIDI 鍵盤外出,就可以考慮這個鍵數。
88 鍵
88 鍵和鋼琴的鍵數相同,可以把彈鋼琴的習慣帶上來。不過,到這個鍵數,攜帶變成一個問題。這類鍵盤通常都是用在定點創作。
其他鍵數
前述鍵數是常見的選項。但也有一些其他鍵數的鍵盤,像是 32 鍵、73 鍵、76 鍵。通常可以用 37 鍵以下、37 鍵至 61 鍵、61 鍵以上三個區間來思考,綜合各項條件來選擇。
八度切換 (Octave)
MIDI 鍵盤都會有八度切換鈕,所以鍵數少的鍵盤的問題並不是音域不夠寬,而是頻繁切換音域很不方便,難以用於現場表演。
琴鍵大小 (Key Size)
MIDI 鍵盤有分等長鍵 (full key) 以及迷你鍵 (mini key) 兩種。可根據自身的彈奏習慣來選擇。
觸鍵 (Key Touch)
在 MIDI 鍵盤上做觸鍵是為了模仿鋼琴的手感,可分為合成器鍵、半配重鍵、全配重鍵、鋼琴琴槌鍵。等長鍵、鍵數多的 MIDI 鍵盤觸鍵往往會越好,因為這種鍵盤的客群是有在彈奏鋼琴的樂友。
通常全配重鍵或鋼琴琴槌鍵只會用在 88 鍵 MIDI 鍵盤。這種鍵盤重量重 (超過 10 公斤),多用於定點創作。半配重鍵則是目前巿場主流,從 25 鍵至 61 鍵鍵盤都會看到。合成器鍵僅用於平價、鍵數少的機種。
後壓 (Aftertouch)
部分鍵盤可以藉由持續按壓琴鍵做音色的變化。通常是在中階以上機種才會放入這項功能。
踏板 (Pedal)
有些 MIDI 鍵盤支援延音踏板 (sustain pedal),使用方式和鋼琴的延音踏板一樣。但要看虛擬樂器支援的程度。
61 鍵以下鍵盤通常只支援延音踏板。88 鍵鍵盤則會支援三踏板。
延音踏板需要另外購買。通常會在買 MIDI 鍵盤時加購。
打擊墊 (Pad)
有些一體成型 (all-in-one) 的 MIDI 鍵盤會附上打擊墊,就不用再另外買打擊墊。打擊墊不僅支援鼓等打擊樂器,也支援和弦 (chord) 和循環 (loop),所以打擊墊不只是打擊樂手才會用到。
鍵盤也可以用來彈奏打擊樂,只要在軟體中設置好相對應的鍵即可。所以不一定要買附打擊墊的鍵盤,端看個人使用習慣。
控制器 (Controller)
有些 MIDI 鍵盤會把軟體控制器做成實體按鈕 (button)、旋鈕 (knob) 或拉桿 (fader),手就不用離開 MIDI 鍵盤。這不是必要的功能,不過會比較方便。
和虛擬樂器深度整合
Native Instruments 出的 MIDI 鍵盤可以和使用 Kontakt 或 Kontakt Player 的虛擬樂器軟硬體整合。由於 Kontakt 不限 Native Instruments 自家的虛擬樂器才能用,有些第三方虛擬樂器也是用他們的軟體框架來製作,所以這種 MIDI 鍵盤有一定巿場。
但沒在用 Kontakt 或 Kontakt Player 的話,這種鍵盤就無法充分發揮其功能。
把電鋼琴當成 MIDI 鍵盤來用
大部分電鋼琴都可以當成 MIDI 鍵盤來用。請翻閱該電鋼琴的使用手冊來了解其使用方式。
對於已經有電鋼琴的樂友來說,使用電鋼琴做為 MIDI 鍵盤可以省下一些預算。雖然大部分電鋼琴不是針對 MIDI 鍵盤去設計,基本的音符輸入是沒有問題的。此外,電鋼琴的觸鍵往往比 MIDI 鍵盤好。
但對沒有電鋼琴的樂友來說,買電鋼琴取代 MIDI 鍵盤不是很划算。價格是主要因素,電鋼琴往往比 MIDI 鍵盤貴很多。前者也比後者重很多。為了要做出真實觸鍵感的琴鍵,樂器整體重量會更重。
此外,MIDI 鍵盤有許多控制器是電鋼琴缺乏的。使用虛擬樂器也意味浪費電鋼琴內建的音色。還是要將兩者分開思考比較好。
把 MIDI 鍵盤當成電鋼琴來用
表面上鍵盤排列一樣,但兩者還是差蠻多的。像是琴鍵大小、琴鍵數、觸鍵、踏板都不一樣。所以不適合這樣用。
不過也有一些強調有鋼琴手感的 MIDI 鍵盤。這些鍵盤的鍵數為 61 鍵或 88 鍵,可以選購仿鋼琴踏板。這種比較好的鍵盤當然價格也很高貴,甚至跟電鋼琴價錢相近。有興趣的樂友可以上網查詢。
使用 MIDI 鍵盤來練琴的話,要開著筆電,開啟虛擬樂器,才會有樂器音色可用。所以會比用電鋼琴麻煩一些。